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提出新期望、新要求。青年志愿者作为最活跃、最有生气、最有创造力的群体,应该把握新时代的发展契机,积极探索和创新志愿服务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作贡献的有效途径。为此,大位会计学院专职辅导员们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践行志愿服务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
以身作则塑榜样,服务社会传精神
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应该积极的为学生树立榜样意识和模范作用。其中刘夏老师响应大位会计学院党总支号召,参加了《第一时间》栏目举办的“映山红”大型公益助学活动。在开展爱心、责任素养教育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希望学生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时候,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要求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发展中坚持思想引领、坚持党团领导。真正让青年志愿者在服务中提高思想认识、提高道德水平,增强责任意识,锻炼服务本领。

思政工作进生活,引导参与颂奉献
思政工作体现在时时处处。通过引导学生做志愿者服务,将思政工作落实到活动中去,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中,大位会计学院专职辅导员组织班级学生为新生做志愿服务。同时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团总支书记沈丽萍与专职辅导员周安琪带领8名志愿者组成服务小分队,前往西园竹荫里社居委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慰问空巢老人、残疾人及特殊困难家庭,美化社区环境;大位会计学院专职辅导员始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在发扬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学院心理部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活动。其中,青协志愿者们前往合肥市彩虹桥特殊儿童潜能发展中心开展支教助学活动。学院心理部每周三下午组织同学们去“致爱阳光儿童康复中心”看望自闭症儿童。同学们积极向上,互助友爱,用实际行动彰显了青年学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随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加到志愿服务中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是青年学生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既是开展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社会化,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又是承载价值,传递正能量的主题实践活动。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必须具备更高的视野和更宽泛的能力,这必然要求辅导员自身去进行积累和提高,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供稿:刘夏 审稿:张少兵)